首页 > 资讯 >

盛唐从抓到观音婢开始畅销巨著

盛唐从抓到观音婢开始畅销巨著

是城城啊

本文标签:

《盛唐从抓到观音婢开始》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,王博王莹莹是作者“是城城啊”笔下的关键人物,精彩桥段值得一看:穿越唐初的王博,没有金手指,也没有系统。靠着自己比别人多几千年的见识,在贞观初年就拥有富甲天下的财富。对王博来说,穿越到唐朝,就应该没事的时候,种种地、钓钓鱼,搞搞发明。直到有一天,他抓住一个叫长孙氏的人。从此以后,他的咸鱼生活被打断:今天有老李过来找他请教,明天有姓魏的跑过来蹭食,后天一群国公领着一群熊孩子给他调教!渐渐的,他发现这个大唐有些不一样.........

来源:cd   主角: 王博王莹莹   时间:2024-05-15 06:27:51

小说介绍

经典力作《盛唐从抓到观音婢开始》,目前爆火中!主要人物有王博王莹莹,由作者“是城城啊”独家倾力创作,故事简介如下:让他在早朝上以献祥瑞的方式,为他巩固他太子的地位。“哦,朕很好奇你的祥瑞,赶紧呈上来看看。”见自己的老爹发话,李承乾连忙让伺候在外面的太监将盘子端进来。所有人都伸着个脖子瞅着,发现祥瑞上盖着个红绸布...

第7章


魏王李泰有些好奇,今天自己的太子哥哥怎么这么会拍马屁。

太子的话,让参加早朝的人窃窃私语。谁也没有想到,他能这样玩。

昨晚,得知父皇将几个丑陋的东西以及一本种植手册交给自己。让他在早朝上以献祥瑞的方式,为他巩固他太子的地位。

“哦,朕很好奇你的祥瑞,赶紧呈上来看看。”

见自己的老爹发话,李承乾连忙让伺候在外面的太监将盘子端进来。

所有人都伸着个脖子瞅着,发现祥瑞上盖着个红绸布。

见父皇一副着急的样子,李承乾一脸的佩服,老爹的演技真的是炉火纯青。

盘子中放着几个灰不拉几的东西。

眼尖的房玄龄一眼就瞅出这个东西就是番薯。作为嫡长子的坚定拥护者,他有些失望,太子为博皇帝开心,怎么能明目张胆的拍马屁。

“太子殿下,区区西边的番薯,怎么能称之为祥瑞呢。”

听房玄龄这么说,见过番薯的其他人也渐渐认出来。

长孙无忌心中很不喜,自己这个外甥居然这么糊涂,拿个番薯来糊弄自己的父皇。

“殿下,微臣弹劾太子,是非不分,刻意逢迎。”

魏王党中一员谏官起头后,随即十几个人都出列弹劾太子。

“太子,朝中这些人弹劾你,你要是拿不出信服的东西,恐怕说服不了众人啊。”

“启禀父皇,儿臣既然敢将它当成祥瑞献给您,一定有它可取的原因的。”

说完,微笑着转过身,对房玄龄问道:“不知房大人觉得这番薯产量几何?”

看太子的神情,魏王心中格愣一下,不好的预感再次涌上心头。

太子的问题让所有人都答不上来。番薯刚传入中原,就有人试种,他们将一整个红薯当成种子,直接埋在土里,最终也就不了了之。

“微臣惭愧,不知收成几何,我想太子一定知道。”

“启禀父皇,这番薯的产量,亩产在10石左右!您说这是祥瑞不?”

太子的话让参加朝会的人都被震惊,然后都在惊呼不可能。

确实,这个朝代,还没哪种作物的产量能突破3石,突然来个产量10石的作物,谁都不相信。

不少魏王势力的人又开始弹劾太子,说他信口雌黄等等。

恶趣味的李世民难得有如此好戏看,他也想看看太子如何辩解。

“父皇,蓝田县男王博众览群书,从古书中寻找到番薯的种植方法,今年他试种此作物。他庄子今年所交的赋税就是此物,将蓝田县令招过来问下就明白。”

李二朝身边的小太监示意,不到半个时辰,蓝田县的崔县令就被招到朝堂上。

昨日在王家庄做客的中年男子居然坐在龙椅上,崔县令给震惊。作为小小的县令,他可没资格上朝。

“蓝田县男庄子今年所交的赋税你得如实的说出来,不得瞎报。”

路上就了解情况的崔县令自然知晓自己该怎么说。像皇位之争,自己这种小人物还是老老实实的,不选边才是上上策。

“启禀皇上,王家庄今年红薯种植150亩,其中50亩是开荒的山地。剩下100亩上交的两成赋税210石。”

崔县令的话让朝堂鼓噪起来。一些世家的官员心中谋划怎么弄来番薯的栽种之法,而寒门出身的官员则激动得泪流满面。

“这么好的祥瑞,崔县令为何不上奏?”

“微臣上奏,记得房大人回的批复哗众取宠,无稽之谈8个字啊。”

房玄龄惊出一身冷汗,似乎真的有那么一件奏章是那样回复的。

“父皇,如此天大的祥瑞,房大人却视而不见,儿臣弹劾他尸位素餐,建议将他流放岭南。”李泰出列道。

“毕竟是新鲜玩意,不了解也很正常,就罚俸一年罢。”李世民给这件事定了性。

“太子能慧眼识珠,赏金万两。”顿了顿道:“你们议议,这个蓝天县男该怎么赏赐?”

对于赏赐,寒门出身的官员认为怎么赏赐都不过分;而世家的人为打压寒门,觉得他不是主动献的祥瑞。

“启禀圣上,李月茹公主年满16岁,已是碧玉年华,微臣建议将其尚给蓝天县男,用以彰显皇室的恩宠。”

魏征的话让所有人都很诧异。今天本该他魏喷子出场,他却一言不发,反而对赏赐的事这么上心。

这里一定有古怪,联想昨日他与皇帝一起在王家庄呆一天,或许这就是圣上的意思,长孙无忌越想越是如此。

他也出列附议,很快两人身后的势力都出列附议。

一些自家子弟到年纪而未定亲的大臣也纷纷附议,毕竟尚个公主也不是什么蛮好的事。

李二心中暗自恼恨,这事情居然莫名其妙的按那小贼想的方向发展,都怪自家的小舅子,没事凑什么热闹。

算了,事已至此,就便宜那可恶的小贼 。同意众大臣的建议后,李二又问:

“太子,连日大雪,赈灾何如?”

李承乾将救灾的情况详细禀告一下。

“辛苦太子与众爱卿,不过老这样下去,朝廷也坚持不住。今日,朕冥思苦想,终于想到一个很棒的赈灾的法子。”

“不知圣上有何良策?”

为赈灾,魏喷子也难得配合次李世民,让给他好好装下B。

“简单来说,就是八个字:勒石记功与以工代赈。”

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,所有人心中巨惊,如此鬼斧神工的策略真是圣上想出的?

看道一个个大臣眼中震惊而崇拜的神情,李二心中如六月喝冰水,爽得无与伦比!

还别说,这小贼真的有宰辅之才。不过看道魏征那老匹夫讥讽的神色,李世民如吃便秘般难受。

一场大朝会在虎头蛇尾中结束。如果最终没见那老匹夫的神情,该是多么舒爽的事情。

“禀报圣人,侯君集将军回来了,跪外面在。”

听见小太监的话,李世民立即跑出去。

果然,侯君集一脸憔悴的跪在外面,无精打采。

“走,跟我去书房,跪这里不怕丢人现眼?”

说完,拉着侯君集来到书房。

“说说吧,两天一点音讯都没有?”

“圣上,微臣对不起你,对不起那500名弟兄啊。”

他哭着将详情告诉李世民。

“王家庄那么厉害,一刻钟都不到,500人就那么没啦?”

李世民有些不相信,当他得知全部都是弩箭射杀时,他明白侯君集输得不冤。

“那你是怎么回来的?”

“微臣被人关两天,蒙着脸放出来的。”

想到两天的小黑屋禁闭,侯君集不禁打个冷颤。而思索的李世民,根本就没发现。

“被放之前,那庄子的主人见过我一面,从他的口气中,似乎......”

“似乎什么?”

“末将感觉他有些瞧不起您,还说了句不该说的话。”

李世民狠狠盯他一眼,见侯君集依旧吞吞吐吐,道:“赶紧说出来,朕还一堆奏折没批。”

“他说当皇帝起得比鸡还早,累得跟狗似的。”看看李世民,小声说:“只有你这种傻蛋才往上凑。”

自认为心胸开阔的李世民,从没如此想要杀一个人。

长安的一些勋贵家的官二代在贞观七年来说,大部分都长大成官二代或纨绔子弟,天天不是斗鸡,就是遛狗。

自从参观过王家庄的教学,李二心中一直有个想法,他想要自己的两个孩子去那里上学。

在那个学堂呆过一个时辰,这一时辰中,他可是亲眼见过这些小孩读书的卖力以及身上的那股自信劲。

他印象很深的一个小孩是孤儿,但他的算学以及心算水平就是官府中,也无人能及。

“观音婢,明天带上几个小子,我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。”

“莫非就是你弄到红薯的王家庄?”

“是啊,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去过那里的人都会爱上那里的。”

长安街道车水马龙,各种叫卖吆喝声音,一副热闹景象!

经过大半天的发酵,朝会的上红薯的事情早在长安城流传开来。

许多人聚集在官府的门口,想知道亩产10石的作物是不是真的。

更多的人则是涌向酒楼,因为有位说书先生的亲戚的小姨子正在王家庄。

醉仙楼的说书先生很开心,今天找他打探消息的人实在是太多,给的小费都抵得上一年多说书收入。

上天保佑,一定让王家庄多搞点这些东西出来,以后就不愁生活没有着落。

“啪”,说书人拍下惊木,继续说着王家庄以及亩产10石红薯的事情。

离王家庄不远的北边,王家庄的对岸,有座小山,山上有座静谧的道观。

“小姐小姐,我刚从城里打探到王公子的消息,你要不要听?”

俏丽丫头的话,将正在打坐的貌美女子给打断。素青色的简易道袍,依旧掩盖不了她动人的身姿。

好一个貌美而性感的道姑!

“你这妮子,是不是皮又痒了,这可是我换的第五根拂尘。”

“就会欺负我。”

自从自家主子落水后,怎么也变得这么调皮起来,难道修道还可以这么修吗?

“小姐,王公子从古书中寻找到番薯的种植方法,你猜这番薯亩产多少?”

俏丽丫头的卖弄,让道姑扬起手中拂尘。看见自己丫头撅着嘴角的样子,噗嗤笑了开来。

“好吧,那番薯的亩产有10石!”

“什么!”

道姑被这消息给震惊了!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