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

完整篇章签到狂增实力,朱元璋求我卸甲归田

完整篇章签到狂增实力,朱元璋求我卸甲归田

敏敏敏子

本文标签:

小说《签到狂增实力,朱元璋求我卸甲归田》是作者“敏敏敏子”的精选作品之一,剧情围绕主人公朱元璋朱柏的经历展开,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:拥兵八千魏武卒,朱元璋逼我交兵权 ——父皇,孩儿愿为大明镇守一方!拥兵十万铁浮屠,朱元璋让我卸甲归田——父亲,大丈夫生于天地间,岂可郁郁久居人下?拥兵百万关宁铁骑,朱元璋逼我留在皇城养老 ——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!......一朝穿越大明王朝,成为朱元璋众皇子之一! 大明初立,内忧外患; 好在他觉醒了签到系统,随着日复一复的签到,逐渐拥兵百万,威震天下!且看他实力狂增的无敌之路!...

来源:tjtsjzddi   主角: 朱元璋朱柏   时间:2024-05-27 17:55:19

小说介绍

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!这里有一本“敏敏敏子”创作的《签到狂增实力,朱元璋求我卸甲归田》小说等着你们呢!本书的精彩内容:放眼望去,浙东派的重要成员,几乎都已经落座了。“好,其他人想来有事暂且过不来……嗯,那么,这次会议就此开始吧。”“根据可靠消息,陛下有心要将十二皇子殿下派去荆州就藩,这时间恐怕不会太晚,估计左右就是这几日了。”听到这个消息,众人的脸上闪过错愕、担忧、焦虑等等表情...

第5章


刘伯温府邸。

杨宪、宋濂、方孝孺、章溢、王袆、胡翰、桂彦良等大批浙东派成员齐聚府上。

就连刚晋为状元、榜眼的解缙、铁铉二人,也在此列。

不过他们属于是浙东派的后起之秀,暂时还没有座位,只能站着旁听。

能够进入到这个房间,在这里站着,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。

证明浙东派对他们很是认可,并且乐意将他们视为自己人,这种待遇可是绝无仅有的!

“人都到齐了吧?”

刘伯温放下茶盏,环顾四周一眼,说道。

放眼望去,浙东派的重要成员,几乎都已经落座了。

“好,其他人想来有事暂且过不来……嗯,那么,这次会议就此开始吧。”

“根据可靠消息,陛下有心要将十二皇子殿下派去荆州就藩,这时间恐怕不会太晚,估计左右就是这几日了。”

听到这个消息,众人的脸上闪过错愕、担忧、焦虑等等表情。

在浙东派众人看来,十二皇子非但风华绝代,而且才德兼备,今后即便是太子继承大统了,他也成为最倚重的左膀右臂。

悄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,即便是与当今的太子殿下相比,十二皇子的才华也不遑多让的。

甚至,还要略胜一筹。

这些话,都只能存在各自大臣的心底,是断然不敢说出来的。

除此之外十二皇子对浙东派还十分亲近。

不论大家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,只要愿意向他求助,都能够得到稳妥、完善的解决办法。

却也正是因为如此,浙东派身上有关十二皇子的烙印,才会日渐加重。

可谓是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!

正是因为有如上原因,才导致诸位大臣们乍听这个消息,都好似断了羽翼的飞鸟一样,惶惶不安、惊惧不定。

“倘若此事当真,那十二皇子的麻烦可就大了。”

“虽然就藩一事在所难免,却为何偏偏要是这种时候?竟然显得如此着急,着实想不明白。”

“或许,这其中另有隐情?”

“陛下大寿在即,却着急忙慌地像是要赶十二皇子离开……这其中,只怕当真是另有隐情啊!”

“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,想来肯定是最近十二皇子风头太盛了些,让陛下心生了警惕……唉!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啊!”

“自古便是飞鸟尽、良弓藏,十二皇子遭殃,只怕我等也会反受其咎!”

……

诸位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。

各种各样的言论,甚嚣尘上,令人目不暇接。

千言万语汇整成一句:如果十二皇子因此失势的话,那么陛下会不会连带着,将他们浙东派也一并处置了?

这正是他们所担心的。

准确来说,解缙、铁铉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。

毕竟他们根基尚浅,可以说身似浮萍。

倘若此事当真。

大不了辞官挂印,一走了之!

跟着十二皇子,同去荆州相聚便是了!

没甚可惜的!

唯独苦了诸位浙东派的核心成员。

无他,这些人多年打拼、奋斗的根基,都都放在了应天府里。

要是这时候再另起炉灶,等同于将多年来的奋斗,全都拱手送人了。

自是不甘心的。
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所以才会吵得如此沸反盈天。

在朝堂之上,能够与他们浙东派分庭抗礼的,当属淮西派了。

此番,十二皇子被派遣去荆州就藩。

那么浙东派的众人,势必会受到牵连!

如此一来,朝堂之上原本平衡的局势,将会瞬间扭转!

不敢说彻底式微,但浙东派想要再与淮西派抗衡,只怕难于登天了。

刘伯温将目光投向了解缙、铁铉二人。

他们两个,都是浙东的后起之秀,包揽了状元、榜眼,未来本该不可限量才是。

只可惜,在殿试的时候,两人过于冒进,给自己打上了十二皇子的烙印。

想到这儿,刘伯温看两人的眼光,也多了一抹不善。

“解缙、铁铉。”

两人原本都各自沉思着,替湘王朱柏担忧。

突然被刘伯温点名,下意识抬起头来,眼神颇为迷茫、不解。

“你们两个,做事还是太过鲁莽了,根本没考虑后果!实在太令人失望了!”

刘伯温极少说重话,此时显然已经是极为严厉的批评了。

“在堂堂殿试之上,竟然说出那般不过脑子的话。你们知不知道,这样做对十二皇子而言,非但不会有任何的好处,反而会将他推向极为不利的处境!”

铁铉沉默了片刻,低声道:“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,不想虚为委蛇。却不想连累了十二皇子,当真该死。”

解缙则是一阵苦笑:“我本以为,只要能够投奔湘王府下,即便只是传书送檄、击鼓鸣金,此生便再无遗憾了。”

“却不想,我们当真是好心办了坏事。惭愧,惭愧!”

见二人都面露愧色,刘伯温也不好再多说什么。

反正,事情现在已经走到了这种田地。

他所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去想解决办法。

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,刘伯温忽然站起身来。

“诸位,接下来大家该好生考虑一下了,接下来应当何去何从。”

“这朝堂之上,留给我们的发展空间,往后肯定会愈来愈少。”

“与其被他们淮西派打压,苟延残喘。”

“倒不如……破釜沉舟,跟着十二皇子前往荆州施展拳脚。”

“当然了,这是老夫的一家之言,至于是否前往,诸位还需要多加考虑才是,切记莫要冲动决定。”

刘伯温说完,便继续老神在在地端起了茶盏。

在场众人,听了刘伯温的这番话,亦不由仔细权衡起了利弊来。

是朝堂,还是荆州?

朝堂之上,淮西派肯定不会放过他们。

荆州之远,龙蛇混杂,各方势力林立,地头蛇众多。

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这一众浙东派的官员们,恐怕将再无安眠之时了。

太子朱标匆匆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。

他的眼中藏着一抹焦虑之色,心急如焚。

只因他得知朱元璋已经草拟了圣旨,将要限湘王朱柏在三天之内离开京城,动身前往荆州就藩。

而此番,太子朱标便是为了此事而去的。

不论朱元璋态度如何强硬,他都必须要去替朱柏说上两句。

京城虽大,但此时真正能帮得上忙的,有也仅有太子朱标一人而已。

来到御书房门外。

“儿臣朱标,参见父皇!父皇天辅有德!海宇咸宁!圣躬万福!”

朱元璋将狼毫搁到笔架山上:“起来吧。”

“谢父皇。”

他刚迈步走进御书房,便听到朱元璋说道:“标儿,你这次来倘若是要给老十二求情的话,就回去吧,咱不听。”

朱标一愣,心念猛转,道:“父皇,儿臣此番前来,其实并非为十二弟求情的。”

“那是为何事啊?”

“儿臣是特地来支持父皇的。”

“支持?”朱元璋不由有些意外,“支持咱让老十二就藩?”

朱标点了点头:“正是。”

沉吟片刻,朱元璋这才说道:“标儿,你这说法倒是让咱感到有些意外,不妨展开说说。”

“我大明初定天下,想来外部仍然藏匿着不少乱党、地方势力,鱼龙混杂,百姓不得安生。”

“十二弟这时候走马上任,前往荆州就藩,一来可以震慑荆州属地的车匪路霸,打击宵小之徒;二来荆州地方官员尚不稳定,地头蛇层出不穷,十二弟正好可借皇室之威,扫清荆州之地官商勾结,重新整顿职场。”

“不过……”

“不过什么?但说无妨。”很显然,朱元璋被太子朱标的这一番话,彻底把好奇心给勾了起来。

“不过荆州此前局势甚是不明朗,曾任长阳县知县,如今代荆州知府孔希仁,怙恶不悛,在荆州大地上横行霸道,更是与江湖匪患多有勾结,其人心狠手辣。”

“麾下知事曹元善、司狱姚司恭更是助纣为虐,鱼肉百姓。”

“另有巡检司宋宗尧与知府孔希仁狼狈为奸,彼此勾结,欺男霸女。”

顿了顿,太子朱标这才继续说道。

“当下荆州可谓是已经烂透了骨头,正是重病须得下猛药。但愿十二弟能够以雷霆手段镇压,将这群混账绳之以法,以彰显我大明恩威。”

朱元璋总算是听出太子朱标的弦外之音来了。

他轻哼了一声:“标儿,你这分明是在跟咱使激将法。”

“万一咱当真顺水推船,信了你这番话,你又该做如何呢?”

朱标似乎对此早有预料。

他从怀中抽出一卷地图,在书桌上展开:“父皇,请看此图。”

地图上,详细标注了当下的荆州局势。

各种不同的势力分布,都用细楷详细标注了出来。

这些人的官职,出仕年岁,勾结的势力,还有犯下的罪状。

全都详细写了出来。

看着地图上,密密麻麻的文字,朱元璋便不由一阵头大。

“标儿,你这字写得这么小作甚?拿走拿走,咱看得头晕。”

“父皇无需细看,这上面的内容,无非是将诸位势力所依仗的官吏,详细书写了出来而已。”

“若是父皇不愿看,儿臣也可为父皇口述其中详细。”

朱元璋不置可否,既没有同意,也没有反对。

他倒是愈发好奇了起来。

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太子朱标是通过什么途径,去将这些资料收集得如此完备的。

而且,朱元璋他当真是看得头晕吗?

当然不是。

他是不想自己的决策被人左右,尤其是被自己视为继任者、接班人的太子朱标左右。

“……巡检司宋宗尧侵占百姓良田一百四十七亩,焚毁百姓屋舍十六间,纵容下属凌辱妇女共计四百三十二起……”

“标儿。”

朱元璋终于忍不住,开口打断道。

“咱知道,你肯定私底下一定在收集相关资料。不单单只是一个荆州吧?整个大明各个州府的资料,你都有收集是不是?”

“回父皇,的确如此。”

太子朱标光明正大地承认了。

“许多前朝贱奴一朝得势之后,便开始了疯狂敛财、享受,到头来,吃苦受罪的还是老百姓。”

朱元璋微微颔首。

“所以说,父皇。儿臣是当真希望十二弟能够尽早就藩,扫清这些蛀虫。”

太子朱标一脸正气。

“只是,十二弟能力有限,我担心他恐怕不能胜任啊。”

朱元璋摇了摇头,心中暗道:说一千道一万,老大你还不是想着给老十二说情?

“标儿。”

朱元璋开口说道。

“你和老十二不同的,咱打下的这个大明,终究是要由你来继承大统。”

“作为一国之君,你必须表现得足够强大,绝对不能在人前显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软弱,而那都将会成为你的弱点,遭受到百倍的抨击和针对。”

“咱知道,你对老十二有很深厚的手足情谊。别忘了,你们是出生于帝王之家!”

“咱之所以这么做,也是为你铲平障碍、铺平道路,将隐藏的祸患连根拔起,一个不留!”

看着太子朱标若有所思的神情,朱元璋不由加重了语气。

“咱,可不希望老朱家的后人,自相残杀。”

太子朱标浑身一抖:“儿臣……知道父皇的用心良苦了。”

闻言,朱元璋终于舒了口气。

“但儿臣以为,十二弟尚未婚娶,孤身就藩不合礼数。父皇,趁着十二弟就藩还有些日子,一定要把他的婚事给办了。”

见太子朱标被自己说服了,朱元璋心中一阵快慰。

成亲?

相比之下,不算大事了。

他的心中顿时就联想到了徐达家的小闺女,算算年纪跟老十二相差不远,正好人在闺中,尚未婚娶。

于是,他便应允了下来。

“说起来,徐达家的小闺女是叫徐妙……徐妙锦对吧?”

“是,父皇。”

朱元璋点点头,道:“也好!这件事情倒是好解决。这样吧,标儿你现在就去找徐达,聊聊老十二跟徐达他小闺女徐妙锦的婚事。”

……

强龙难压地头蛇;

朱柏这过江龙,即将在荆州一手遮天!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